论文专著:


出版专著:
1、《油茶优良种质资源》,陈永忠,中国林业出版社,2008。
发表期刊论文:
[1]许彦明, 张震, 缪子琪, 张英, 刘彩霞, 王瑞, 陈隆升, 陈永忠. 基质配比对60Co-γ辐射诱变油茶光合特性的影响[J]. 经济林研究, 1-10.
[2]张震, 周磊, 陈永忠, 张英, 王瑞, 缪子琪, 李志钢, 龙玲, 许彦明. 缓释肥施用量对油茶容器苗生长及养分含量的影响[J]. 河南农业科学, 2025, 54 (06): 63-71.
[3]许彦明, 张震, 陈永忠, 王瑞, 刘彩霞, 陈隆升, 寻成峰, 刘红军. 种子大小对油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[J]. 经济林研究, 2024, 42 (04): 81-86+98.
[4]王保明, 尹迎峰, 颜廷骥, 张元华, 陈永忠. 油茶sRNA分析及其对光合油脂代谢的调控[J]. 经济林研究, 2024, 42 (03): 25-35+119.
[5]张震, 许彦明, 彭映赫, 王瑞, 陈永忠, 何之龙, 张英, 寻成峰, 马玉申, 王湘南, 龙玲, 杨小胡.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油茶SSR、SNP和InDel 位点特征分析[J]. 绿色科技, 2024, 26 (18): 200-204.
[6]陈代慧, 陈永忠, 张震, 刘彩霞, 杨小胡, 龙玲, 陈隆升, 王瑞. 油茶品种果实经济性状及脂肪酸组成分析研究[J]. 中国粮油学报, 2025, 40 (02): 112-118.
[7]何彝敏, 张英, 王瑞, 陈永忠, 杨大宇, 何之龙, 沈建才, 马晓帆, 赖杭桂. 378份油茶种质资源表型遗传多样性分析[J]. 分子植物育种, 2024, 22 (08): 2732-2749.
[8]王志超, 何之龙, 陈永忠, 邓雪梅, 王瑞, 赖杭桂. 油茶‘湘林210’抗干旱特性研究[J].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, 2024, 44 (01): 37-48.
[9]王瑞, 何之龙, 张震, 徐婷, 王湘南, 张英, 陈永忠. 基于主成分分析及隶属函数法评价氮素形态对油茶苗木的影响[J].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, 2023, 43 (10): 11-19.
[10]陈永忠. 我国油茶科技进展与未来核心技术[J].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, 2023, 43 (07): 1-22.
[11]许彦明, 刘彩霞, 吴慧, 彭映赫, 张震, 李芳, 龚玉子, 杨小胡, 陈永忠, 陈隆升. 油茶林生草栽培对土壤理化性质、微生物多样性及酶活性的影响[J]. 经济林研究, 2023, 41 (01): 45-51.
[12]陈永忠, 刘彩霞, 许彦明, 张震, 彭映赫, 陈隆升, 苏以荣, 王瑞, 唐炜. 生草栽培对油茶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稳定性的影响[J]. 林业科学, 2022, 58 (11): 61-70.
[13]杨世雄, 王湘南, 张震, 陈隆升, 王瑞, 陈永忠. 湖南省山茶属植物资源[J]. 广西林业科学, 2022, 51 (05): 583-590.
[14]岳伶俐, 陈永忠, 夏雄, 刘栋, 王湘南, 吴友杰. 南方丘陵区降雨同位素组成及影响因素的研究——以长沙油茶林为例[J].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, 2023, 25 (05): 224-233.
[15]王保明, 颜士华, 王胜清, 陈永忠, 商建波. ‘横冲89’油茶转录组及光合油脂代谢途径基因表达分析[J]. 经济林研究, 2022, 40 (02): 31-39.
[16]王瑞 , 李刘泽木 , 张震 , 唐炜 , 王湘南 , 何之龙 , 陈隆升 , 刘彩霞 , 陈永忠 , 李安亮 . 氨基酸态氮对油茶幼苗生长和吸收氮素的影响[J]. 经济林研究, 2022, 40 (02): 10-16.
[17]王保明, 颜士华, 商建波, 陈永忠. 木本食用油料树种资源特征及其育种利用的研究进展[J]. 安徽农学通报, 2022, 28 (03): 87-93+113.
[18]夏雄, 陈永忠, 岳伶俐, 马彬, 吴友杰. 南方丘陵区油茶气孔导度模型修正[J]. 农业工程学报, 2022, 38 (03): 93-102.
[19]何之龙, 张震, 许彦明, 王瑞, 王湘南, 陈永忠. 油茶节律基因LHY的克隆及其在外源激素处理下对光合作用的影响[J]. 经济林研究, 2021, 39 (04): 1-9.
[20]唐炜 , 陈隆升 , 陈永忠 , 彭映赫 , 刘彩霞 . 湖南油茶根际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特征[J]. 经济林研究, 2021, 39 (04): 51-59.
[21]陈隆升, 梅莉, 陈永忠, 赵泽尧, 许彦明, 张震, 胡亚军, 刘彩霞, 苏以荣. 油茶林生草栽培对地表径流及氮磷流失特征的影响[J].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 2021, 45 (06): 127-134.
[22]高晶, 马力, 陈隆升, 李志钢, 陈永忠. 油茶粕制备复合茶皂素清塘剂产品对鱼和虾毒杀效能的研究[J]. 湖南林业科技, 2021, 48 (03): 61-68.
[23]马力, 陈永忠, 李志钢, 高晶, 陈隆升, 张震, 刘彩霞. 种质差异对油茶果实主要性状的影响研究[J]. 中国粮油学报, 2021, 36 (07): 100-105.
[24]彭邵锋, 吴红, 陆佳, 马力, 陈永忠, 邬荣领, 王甘春. 油茶半微量种仁中油脂和茶皂素含量的同步提取测定[J].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, 2021, 41 (05): 133-141.
[25]陈永忠, 许彦明, 张震, 马力, 王湘南, 陈隆升, 彭邵锋, 王瑞, 彭映赫, 李志钢, 唐炜, 李美群. 油茶果实主要数量性状分析及育种指标体系筛选[J].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, 2021, 41 (03): 1-9.
[26]彭映赫, 陈永忠, 陈彩虹, 王瑞, 陈隆升, 刘元年, 彭邵锋, 马力, 龚召松. 衡南县油茶林立地质量评价研究[J].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 2021, 49 (08): 70-79.
[27]王湘南, 陈永忠, 王瑞, 陈隆升, 彭邵锋, 张震, 许彦明. 2个山茶新品种的选育[J].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, 2020, 40 (08): 1-6+24.
[28]陈隆升, 袁冬菊, 王瑞, 陈永忠, 许彦明, 张震, 彭映赫. 不同间种模式对油茶幼林产量及病虫害的影响[J].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), 2021, 41 (03): 152-156.
[29]许彦明, 张震, 陈永忠, 王湘南, 彭邵锋, 陈隆升, 王瑞, 马力, 李志钢, 李美群. 油茶古树抗衰老叶片生理特性[J]. 江苏农业科学, 2019, 47 (22): 188-191.
[30]陈永忠, 邓绍宏, 陈隆升, 马力, 何宏, 王湘南, 彭邵锋, 刘彩霞, 王瑞, 许彥明, 张震. 油茶产业发展新论[J].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 2020, 44 (01): 1-10.
[31]王保明, 李红波, 陈永忠, 莫华. 油茶Rubisco基因的鉴定及其在高产种质筛选中的应用[J].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 2019, 48 (05): 605-613.
[32]陈永忠. 为了万家茶油香[J]. 新湘评论, 2019, (17): 20.
[33]吴晓龙, 唐正, 吴毅, 曹基武, 李琪, 马斌, 陈永忠, 孙敏红, 李娇婕. 2个油茶品种及6个近缘种的光合特性日变化规律[J]. 经济林研究, 2019, 37 (03): 101-109.
[34]范友华, 喻宁华, 邓腊云, 王勇, 李志高, 陈永忠. 氧化镁负载的油茶壳基生物炭的制备及其吸附镉性能研究[J]. 湖南林业科技, 2019, 46 (03): 1-8.
[35]肖璞, 刘虎虎, 王翀, 陈永忠, 田云. 植物高光效研究进展[J]. 生物学杂志, 2020, 37 (02): 88-91.
[36]何之龙, 陈永忠, 王瑞. 油茶果实生长期光合特性与经济性状关联分析[J]. 经济林研究, 2019, 37 (02): 34-40.
[37]王瑞, 陈隆升, 王湘南, 唐炜, 彭映赫, 张震, 李安亮, 陈永忠. 氮素形态对油茶苗木生长及生理指标的影响[J].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 2019, 43 (04): 26-32.
[38]王保明, 陈永忠, 李红波, 莫华, 黄露波. 植物雄性不育的机制及应用研究进展[J]. 河南农业科学, 2019, 48 (05): 1-9.
[39]罗佳, 周小玲, 田育新, 宋庆安, 陈永忠, 陈隆升, 牛艳东. 油茶低产林养分需求和时间配置动态变化研究[J]. 生态学报, 2019, 39 (06): 1945-1953.
[40]许彦明, 张震, 陈隆升, 陈永忠, 彭邵锋, 彭映赫, 李志钢, 王瑞. 柠檬酸改性油茶果壳对Ca2+吸附性能的研究[J]. 湖南林业科技, 2019, 46 (01): 1-5.
[41]王瑞, 陈隆升, 王湘南, 张震, 彭邵锋, 唐炜, 陈永忠. 不同类型油茶穗条提取液中生根抑制物的研究[J]. 经济林研究, 2019, 37 (01): 11-16.
[42]马力, 陈永忠, 钟海雁, 彭邵锋, 李志钢, 李美群, 许彦明, 张震. 油茶籽在成熟过程中化学成分的积累动态[J].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, 2019, 39 (03): 47-50.
[43]许彦明, 陈隆升, 张震, 陈永忠, 彭邵锋. 油茶果壳对Al3+和Ca2+的吸附性能研究[J].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, 2019, 39 (02): 41-46.
[44]陈隆升, 罗佳, 陈永忠, 许彦明, 张震, 唐炜, 彭映赫. 油茶果实生长高峰期养分分配特征[J].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, 2019, 39 (04): 11-15.
[45]唐炜, 莫小勤, 陈隆升, 陈永忠, 刘彩霞, 王瑞, 杨云耀, 柳铁平. 油茶专用除草垫覆盖栽培试验[J]. 湖南林业科技, 2018, 45 (06): 51-56.
[46]张震, 许彦明, 陈永忠, 李志钢, 王湘南, 陈隆升, 彭邵锋, 马力, 王瑞, 李美群, 唐炜, 彭映赫. 油茶转录组测序与SSR特征分析[J].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), 2018, 38 (06): 63-68.
[47]马力, 陈永忠, 李美群, 彭邵锋, 李志钢, 唐炜, 张震, 许彦明. 茶油质量标准分析及修订建议[J]. 湖南林业科技, 2018, 45 (04): 75-81.
[48]欧阳硕龙, 欧阳泽怡, 陈永忠, 李锡泉, 罗佳. 南方低山丘陵区油茶林地表径流特征研究[J]. 湖南林业科技, 2018, 45 (03): 1-4.
[49]陈隆升, 王湘南, 唐炜, 陈永忠, 彭映赫. 油茶凋落叶养分及其化学计量特征[J].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 2018, 46 (10): 35-39+48.
[50]李志钢, 马力, 陈永忠, 彭邵锋, 李美群, 张震, 许彦明, 唐炜. 我国油茶籽的综合利用现状概述[J]. 绿色科技, 2018, (06): 191-194.
[51]王瑞, 陈隆升, 彭映赫, 王湘南, 彭邵锋, 许彦明, 马力, 陈永忠. 油茶新品种‘晚霞’嫁接亲和性研究[J].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, 2018, 38 (03): 9-12+19.
[52]彭映赫, 许彦明, 王瑞, 陈隆升, 彭邵锋, 王湘南, 陈永忠. 不同林龄油茶林土壤有机碳和氮储量特征[J]. 湖南林业科技, 2018, 45 (01): 65-70+77.
[53]牛艳东, 龙维, 孙友平, 陈永忠, 王瑞. 传感器控制自动灌溉系统的研制及其在油茶苗木生产中的应用[J]. 湖南林业科技, 2018, 45 (01): 6-11.
[54]彭映赫, 陈永忠, 许彦明, 王瑞, 陈隆升, 马力, 彭邵锋. 库源调节对油茶叶片碳水化合物含量及其酶活性的影响[J].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), 2018, 38 (01): 41-45.
[55]王瑞, 陈隆升, 王湘南, 彭映赫, 陈永忠. 4个油茶新品种抑制物质对扦插生根的影响[J].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), 2018, 38 (01): 207-210.
[56]陈隆升, 陈永忠, 许彦明, 彭映赫, 彭邵锋. 油茶花、果及春梢生长相关性研究[J].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, 2018, 38 (01): 1-5+54.
[57]陈永忠. 油茶产业扶贫 助力山区致富[J]. 新湘评论, 2018, (01): 22-23.
[58]陈隆升, 王瑞, 陈永忠, 许彦明, 王湘南. 油茶果壳改良材料对红壤有效磷的影响研究[J].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, 2017, 39 (06): 1170-1177.
[59]彭映赫, 唐炜, 袁毅, 蓝芳荣, 王继智, 陈永忠, 陈隆升, 杨继敏, 王瑞. 品种和穗条类型对油茶穗条中生根抑制物的影响[J]. 湖南林业科技, 2017, 44 (06): 70-74.
[60]王湘南, 王瑞, 陈隆升, 唐炜, 彭映赫, 彭邵锋, 张震, 陈永忠. 油茶新品种芽苗砧嫁接砧穗组合的亲和性分析[J].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, 2017, 37 (12): 1-6.
[61]李志钢, 马力, 陈永忠, 彭邵锋, 彭映赫, 张震, 许彦明, 唐炜. 茶油冷榨工艺[J]. 湖南林业科技, 2017, 44 (04): 92-95.
[62]唐炜, 陈永忠, 陈隆升, 王瑞. 湖南省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[J]. 绿色科技, 2017, (15): 208-210+212.
[63]马力, 陈永忠, 钟海雁, 彭邵锋, 李志钢, 王湘南, 彭映赫, 王瑞. 油茶籽储藏过程中品质因子的变化[J]. 江苏农业科学, 2017, 45 (14): 164-166.
[64]李美群, 马力, 陈永忠, 王湘南, 彭邵锋, 陈隆升, 王瑞, 许彦明, 唐炜, 彭映赫, 李志钢, 张震. 纤维质原料发酵制取酒精工艺研究进展[J]. 酿酒科技, 2017, (11): 97-102.
[65]罗佳, 陈永忠, 周小玲, 欧阳硕龙, 田育新, 陈隆升, 阳绪雄, 黄写怡. 油茶林果实成熟期养分分配特征[J]. 经济林研究, 2017, 35 (03): 102-108.
[66]唐炜, 刘豪健, 陈隆升, 莫小勤, 陈永忠, 彭映赫. 油茶林高效施肥技术[J]. 湖南林业科技, 2017, 44 (03): 105-108.
[67]陈永忠, 陈隆升, 李儒法, 马力. 海南油茶资源调研及产业发展建议[J]. 热带林业, 2017, 45 (01): 49-52.
[68]马力, 陈永忠, 钟海雁, 周波, 彭邵锋, 李志钢, 王湘南, 王保明, 彭映赫, 王瑞. 工艺差异对油茶籽油品质的影响[J].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, 2016, 36 (06): 164-169.
[69]王湘南, 陈永忠, 王瑞, 陈隆升, 彭邵锋, 马力, 罗健, 唐炜. 不同种源油茶良种花粉生活力研究[J].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, 2016, 36 (12): 1-5.
[70]陈隆升, 陈永忠, 彭邵锋, 王瑞, 许彦明, 王湘南, 马力. 湖南省油茶林产量调查研究[J]. 湖南林业科技, 2016, 43 (05): 67-70+76.
[71]彭邵锋, 陆佳, 陈隆升, 马力, 王瑞, 陈永忠, 王湘南. 油茶穗条储存方式和储存时间对嫁接苗生长的影响[J]. 中国农学通报, 2016, 32 (28): 28-33.
[72]马力, 陈永忠, 钟海雁, 周波, 彭邵锋, 李志钢, 王湘南, 王保明, 彭映赫, 王瑞. 油茶籽油中角鲨烯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[J]. 江苏农业科学, 2016, 44 (08): 353-356.
[73]许彦明, 陈永忠, 陈勇, 陈隆升, 彭嘉栋. 持续干旱对油茶叶片及根系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[J]. 湖南林业科技, 2016, 43 (04): 7-11.
[74]王瑞, 彭映赫, 陈勇, 陈永忠, 王湘南, 陈隆升, 彭邵锋, 马力. 削砧、削穗后放置时间对油茶嫁接成活率及苗木生长的影响[J]. 湖南林业科技, 2016, 43 (04): 21-24.
[75]李安亮, 陈永忠, 王瑞, 王爱云. 氨基酸态氮对油茶嫁接苗生长的影响[J].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, 2016, 36 (07): 25-30.
[76]彭邵锋, 陆佳, 陈永忠, 陈隆升, 马力, 王瑞. 高温胁迫下21个山茶种质的生理生化响应[J]. 经济林研究, 2016, 34 (03): 121-125.
[77]陈隆升, 杨小胡, 李志刚, 彭映赫, 陈永忠, 彭邵锋. 间种迷迭香对油茶幼林生长及病虫害的影响[J].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, 2016, 36 (05): 38-40+46.
[78]彭映赫, 伍利奇, 陈永忠, 陈隆升, 王瑞, 彭邵锋, 马力, 许彦明. 间种对油茶幼林生长的影响及效益分析[J]. 湖南林业科技, 2016, 43 (02): 19-22.
[79]彭邵锋, 陆佳, 陈永忠. 山茶属植物叶片δ13C和δ15N与养分含量及光合作用的关系[J].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, 2016, 36 (01): 1-5.
[80]李园园, 陈永忠, 罗秀云, 田云, 卢向阳. 作物响应干旱胁迫应答的分子机制[J]. 化学与生物工程, 2015, 32 (12): 3-8.
[81]胡长清, 欧阳硕龙, 陈永忠. 油茶种植效益分析及不同经营模式效益比较[J]. 湖南林业科技, 2015, 42 (06): 1-6.
[82]彭邵锋, 陆佳, 马力, 陈永忠, 王瑞, 陈隆升, 袁军. 油茶果实生长发育期氮磷钾含量变化研究[J].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, 2015, 35 (06): 26-30.
[83]王保明, 陈永忠, 王湘南, 陈隆升, 彭邵锋, 王瑞, 马力, 杨小胡, 罗键. 植物低磷胁迫响应及其调控机制[J].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 2015, 44 (06): 567-575.
[84]彭邵锋, 陆佳, 喻锦秀, 陈永忠, 马力, 彭映赫. 21个山茶种质对炭疽病和软腐病的抗性研究[J].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, 2015, 35 (12): 20-24.
[85]李安亮, 陈永忠, 王瑞. 油茶施肥技术研究进展[J]. 中国农学通报, 2015, 31 (31): 36-40.
[86]王瑞, 陈永忠, 王湘南, 彭邵锋, 陈隆升, 马力, 罗健, 杨小胡. 油茶组培苗高效增殖体系的建立[J].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, 2015, 35 (10): 40-43.
[87]陈隆升, 陈永忠, 彭映赫, 李志刚, 彭邵锋, 唐炜. 草甘膦对油茶林土壤微生物数量及酶活性的影响[J]. 湖南林业科技, 2015, 42 (04): 32-35.
[88]陈隆升, 陈永忠, 王瑞, 彭映赫, 彭邵锋, 王湘南, 唐炜. 不同油茶新种质产量差异研究[J].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, 2015, 35 (04): 95-98.
[89]王瑞, 陈永忠. 我国油茶产业的发展现状及提升思路[J]. 林业科技开发, 2015, 29 (04): 6-10.
[90]王瑞, 陈永忠, 王湘南, 彭邵锋, 杨小胡, 陈隆升, 马力. 油茶组培苗生根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[J]. 经济林研究, 2015, 33 (02): 68-72.
[91]马力, 陈永忠, 彭邵锋, 王湘南, 陈隆升, 王瑞, 杨小胡, 罗健. 利用水作溶剂提取油茶粕中茶皂素的工艺研究(英文)[J]. Agricultural Science & Technology, 2015, 16 (05): 1078-1080.
[92]杨小胡, 陈隆升, 彭映赫, 陈永忠, 彭邵锋, 王湘南, 唐炜. 不同油茶无性系组合授粉亲和力的研究[J].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, 2015, 35 (01): 30-33.
[93]王瑞, 陈永忠, 王湘南, 彭邵锋, 杨小胡, 马力, 陈隆升. 油茶净光合速率与主要经济性状的相关性研究[J]. 湖南林业科技, 2015, 42 (02): 32-35.
[94]马力, 钟海雁, 陈永忠, 彭邵锋, 冯纳, 陈隆升, 王瑞. 11个山茶属植物种子性状及其成分研究[J].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, 2015, 35 (01): 21-25.
[95]彭邵锋, 陈明皋, 陈永忠, 吴际友, 黄明军, 程勇, 刘球, 廖德志, 王旭军. 地表覆盖对油茶幼林树体生长的影响[J]. 湖南林业科技, 2015, 42 (01): 12-14.
[96]杨小胡, 曾维洁, 欧阳硕龙, 陈永忠. 湖南省油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[J]. 湖南林业科技, 2015, 42 (01): 83-86.
[97]马力, 钟海雁, 陈永忠, 彭邵锋, 朱宁科, 陈隆升, 王瑞. 几种油料脂肪酸组成及化学成分与制油工艺相关性分析[J]. 江苏农业科学, 2015, 43 (01): 253-255.
[98]马力, 钟海雁, 陈永忠, 彭邵锋, 朱宁科, 陈隆升, 王瑞. 油茶果采后处理对油茶籽内在品质的影响研究[J]. 中国粮油学报, 2014, 29 (12): 73-76.
[99]杨正华, 马力, 陈永忠. 德宏州油茶油脂含量初步研究[J]. 西部林业科学, 2014, 43 (05): 151-153.
[100]陈永忠, 罗健, 陈隆升, 彭邵锋, 廖玉芳, 彭嘉栋, 杜东升, 赵辉. 湖南省油茶旱害及防治对策[J]. 经济林研究, 2014, 32 (03): 22-29+53.
[101]欧光湘, 吕芳德, 陈永忠, 彭邵锋, 王志伟, 谢辉, 王秋姣. 常宁市2008年冬至2012年春新造油茶林调查[J]. 经济林研究, 2014, 32 (03): 162-166.
[102]罗健, 陈永忠, 杨正华, 彭邵锋, 陈隆升, 彭映赫. 修剪对油茶果实经济性状的影响[J]. 中国农学通报, 2014, 30 (19): 61-65.
[103]王金路, 陈永忠, 张党权, 陈隆升, 彭邵锋. 不同磷源对油茶幼苗生长的影响[J].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, 2014, 34 (05): 47-50.
[104]王瑞, 谢国庆, 陈永忠, 彭邵锋, 王湘南, 杨小胡, 马力, 陈隆升, 唐炜. 油茶叶绿素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年变化及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[J]. 湖南林业科技, 2014, 41 (03): 9-13.
[105]陈隆升, 陈永忠, 杨小胡, 汤浪涛, 王瑞, 王湘南, 彭邵锋. 低磷胁迫对不同油茶无性系幼苗生长及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[J].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 2014, 38 (03): 45-49.
[106]黄勇, 陈永忠, 黄小飞, 魏海林. 建设孵化器推进油茶产业创新驱动发展的思考[J].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 2014, 8 (01): 75-78.
[107]彭方仁, 梁有旺, 蔡苗, 陈隆升, 陈永忠. 油茶根际联合固氮菌的16SrDNA全序列分析[J].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 2014, 38 (01): 27-30.
[108]彭邵锋, 罗健, 陈隆升, 马力, 陈永忠, 王瑞, 蒋又来. 油茶新造林追肥试验[J]. 湖南林业科技, 2014, 41 (01): 25-28.
[109]马力, 陈永忠, 彭邵锋, 王湘南, 陈隆升, 王瑞, 杨小胡, 罗健. 油茶饼粕品质研究及残油提取工艺优化[J]. 中国农学通报, 2014, 30 (01): 73-76.
[110]王瑞, 陈永忠, 王湘南, 陈隆升, 彭邵锋, 马力, 杨小胡. 油茶芽苗砧嫁接愈合过程中砧穗相关生理指标的研究[J].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 2014, 42 (01): 46-50.
[111]王湘南, 陈永忠, 王瑞, 彭邵锋, 陈隆升, 马力, 唐炜, 罗健. 油茶主栽品种的开花授粉习性[J].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, 2013, 33 (12): 1-6+181.
[112]马力, 陈永忠, 彭邵锋, 王湘南, 陈隆升, 王瑞, 杨小胡, 罗健. 利用水作溶剂提取油茶粕中茶皂素的工艺研究[J].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 2013, 39 (S1): 91-93.
[113]马力, 陈永忠, 刘宗传, 彭邵锋, 陈祥麟, 王湘南, 杨小胡, 陈隆升, 王瑞, 罗健. 油茶饼粕抑螺效果研究[J]. 湖南林业科技, 2013, 40 (06): 17-19.
[114]彭邵锋, 陈隆升, 殷元良, 陈永忠, 吴振明, 彭晓锋, 杨小胡. 油茶容器苗空气控根与分级培育技术的研究[J].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, 2013, 33 (10): 66-68.
[115]马力, 陈永忠, 彭邵锋, 王湘南, 陈隆升, 王瑞, 杨小胡, 罗健. 油茶粕最优培养基及混菌生产蛋白饲料的研究[J].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, 2013, 33 (10): 34-37.
[116]陈隆升, 陈永忠, 王瑞, 彭邵锋, 王湘南, 杨小胡. 低磷胁迫对不同油茶优良无性系酶活性的影响[J].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, 2013, 41 (09): 23-25.
[117]王瑞, 陈永忠, 彭邵锋, 王湘南, 陈隆升, 罗健. 油茶扦插生根过程的生理生化基础研究[J].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, 2013, 30 (04): 615-619.
[118]王瑞, 陈永忠, 罗健, 陈隆升, 彭邵锋, 王湘南, 马力, 杨小胡. 抗生素及防腐剂在油茶组织培养中的抑菌效应研究[J]. 湖南林业科技, 2013, 40 (04): 25-28.
[119]杨小胡, 陈永忠, 陈隆升, 罗建, 殷元良, 彭晓锋, 王瑞. 油茶育苗容器规格筛选研究[J]. 中国农学通报, 2013, 29 (19): 54-56.
[120]王瑞, 陈永忠, 陈隆升, 王湘南, 彭邵锋, 马力, 杨小胡. 油茶优良无性系芽苗砧嫁接技术体系的研究[J].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, 2013, 33 (07): 77-80.
[121]马力, 陈永忠, 彭邵锋, 王湘南, 陈隆升, 王瑞, 杨小胡, 罗健. 油茶资源培育产业经营模式探讨[J]. 农产品加工(学刊), 2013, (11): 50-52.
[122]王磊, 陈永忠, 王承南, 陈隆升, 王瑞, 罗健. 磷活化剂对红壤吸磷特性的影响[J].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, 2013, 33 (03): 20-24.
[123]王瑞, 陈永忠, 王湘南, 彭邵锋, 杨小胡, 陈隆升, 马力. 油茶无性系不同生长时期光合特性研究[J].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, 2013, 33 (03): 31-36.
[124]马力, 陈永忠, 彭邵锋, 王湘南, 陈隆升, 王瑞, 杨小胡, 罗健. 开发植物油脂在发乳中的应用[J]. 农业科技通讯, 2013, (06): 186-188.
[125]马力, 陈永忠, 陈隆升, 杨小胡, 彭邵锋, 王湘南, 王瑞, 罗健. 生物有机肥的应用现状及前景展望[J]. 农业科技通讯, 2013, (05): 142-143.
[126]彭邵锋, 陈永忠, 马力, 王瑞, 陈隆升, 王湘南. 湖南油茶产业SWOT分析及发展对策[J]. 湖南林业科技, 2013, 40 (03): 81-84+88.
[127]陈隆升, 陈永忠, 罗健, 吴振明, 彭晓锋, 王瑞. 不同施肥处理对油茶容器苗生长的影响[J].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, 2013, 33 (02): 20-23.
[128]王瑞, 陈永忠, 王湘南, 陈隆升, 彭邵锋, 马力, 罗健. 碳源及蔗糖浓度对油茶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[J]. 西南农业学报, 2013, 26 (01): 223-225.
[129]陈永忠, 罗健, 王瑞, 陈隆升, 王湘南. 中国油茶产业发展的现状与前景[J]. 粮食科技与经济, 2013, 38 (01): 10-12.
[130]王瑞, 陈永忠, 陈隆升, 彭邵锋, 王湘南, 杨小胡, 马力. 油茶叶片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分析[J].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, 2013, 33 (02): 77-80.
[131]罗健, 陈永忠, 陈隆升, 彭邵锋, 杨正华, 王湘南, 王瑞, 马力. 油茶小苗嫁接技术试验[J]. 林业科技开发, 2013, 27 (01): 104-107.
[132]彭邵锋, 陆佳, 陈永忠, 王瑞, 陈隆升, 马力, 王湘南. 木本植物原生质体培养体系研究进展[J]. 中国农学通报, 2013, 29 (01): 1-6.
[133]周兰英, 王湘南, 陈永忠, 姜孝成. 油茶种质遗传多样性的分子标记技术和EST文库构建[J]. 生命科学研究, 2012, 16 (06): 557-564.
[134]彭邵锋, 陈永忠, 王瑞, 陈隆升, 罗健, 王磊. 油茶良种苗木质量标准与辨别技术[J]. 种子, 2012, 31 (12): 111-115.
[135]王玉娟, 陈永忠, 王瑞, 王湘南, 彭邵锋, 杨小胡, 杨杨. 稻草覆盖对油茶幼林土壤理化性质及油茶生长的影响[J].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, 2012, 29 (06): 811-816.
[136]罗健, 陈永忠, 杨正华, 彭邵锋, 杨小胡, 陈隆升, 唐炜. 冬季修剪对油茶抗软腐病能力的影响[J]. 经济林研究, 2012, 30 (04): 77-81.
[137]彭邵锋, 陆佳, 陈永忠, 陈隆升, 王瑞, 王湘南, 马力. 油茶品种资源现状与良种筛选技术[J]. 经济林研究, 2012, 30 (04): 174-179.
[138]彭邵锋, 陈永忠, 马力, 陆佳, 王瑞, 王湘南, 陈隆升. 油茶标准化体系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对策[J]. 中国农学通报, 2012, 28 (34): 131-137.
[139]陈隆升, 陈永忠, 杨正华, 王瑞, 王湘南, 杨小胡. 生物菌肥对油茶生长及产量的影响[J]. 中国农学通报, 2012, 28 (31): 75-78.
[140]王磊, 陈永忠, 王承南, 王瑞, 陈隆升. 植物对低磷胁迫的适应机制的综述[J]. 湖南林业科技, 2012, 39 (05): 105-108+119.
[141]陈永忠, 李柏海, 陈隆升, 杨小胡, 马力, 王瑞, 王湘南, 彭邵锋. 湖南省油茶科技成果推广成效与经验[J]. 湖南林业科技, 2012, 39 (05): 96-100.
[142]马力, 陈永忠, 彭邵锋, 杨正华. 我国油茶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建议[J]. 湖南林业科技, 2012, 39 (05): 146-148.
[143]王湘南, 陈永忠, 王瑞, 彭邵锋, 陈隆升, 马力. 油茶栽培品种新梢生长特性研究[J]. 湖南林业科技, 2012, 39 (05): 9-13.
[144]杨正华, 陈永忠, 彭邵锋, 陈隆升, 罗健. 修剪对油茶春梢生长的影响[J]. 湖南林业科技, 2012, 39 (05): 33-35+46.
[145]陈隆升, 陈永忠, 王瑞, 王湘南, 杨小胡. 苗木类型对油茶造林效果的影响[J]. 湖南林业科技, 2012, 39 (05): 54-56.
[146]罗健, 陈永忠, 彭邵锋, 杨正华. 油茶低产林改造研究进展[J]. 湖南林业科技, 2012, 39 (05): 109-111.
[147]彭邵锋, 陈佳辉, 陈永忠, 王湘南, 陈隆升, 杨小胡. 油茶种子园高效营建与丰产培育技术[J]. 湖南林业科技, 2012, 39 (05): 115-119.
[148]王瑞, 陈永忠, 杨正华, 彭邵锋, 杨小胡, 罗健. 油茶林地水土保持经营技术措施[J]. 湖南林业科技, 2012, 39 (05): 123-125.
[149]王瑞, 陈永忠, 陈隆升, 王湘南, 马力, 唐炜. 油茶产业发展中科技支撑的形式与对策[J]. 湖南林业科技, 2012, 39 (05): 139-141.
[150]杨正华, 陈永忠, 陈隆升, 王瑞, 王湘南, 杨小胡. 不同林地管理方式对油茶林的影响[J]. 中国农学通报, 2012, 28 (28): 66-68.
[151]彭邵锋, 陈永忠, 马力, 王瑞, 陈隆升, 王湘南. 油茶产业主要经营模式及其影响因素[J]. 林业科技开发, 2012, 26 (05): 1-8.
[152]彭方仁, 吴莺莺, 郝明灼, 陈隆升, 陈永忠. 利用ISSR和SRAP标记分析油茶遗传多样性[J].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 2012, 36 (05): 19-25.
[153]彭邵锋, 陈永忠, 杨小胡, 王湘南, 马力, 王瑞, 陈隆升. 油茶苗木质量分级标准研究[J]. 中国农学通报, 2012, 28 (25): 101-105.
[154]马力, 陈永忠. 油茶籽的综合利用现状[J]. 农业机械, 2012, (24): 78-82.
[155]杨正华, 马力, 陈永忠. 植物多酚的提取与检测研究进展[J]. 湖南林业科技, 2012, 39 (04): 63-65.
[156]马力, 陈永忠. 植物多酚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[J]. 农业机械, 2012, (21): 119-122.
[157]秦洁, 陈永忠, 李福初, 吴立潮, 彭邵锋, 李婷. 活性硒元对油茶产量的影响及其在果实中的分布[J]. 经济林研究, 2012, 30 (02): 68-72.
[158]王瑞, 陈永忠, 罗健, 王湘南, 陈隆升, 彭邵锋, 马力. 油茶扦插育苗试验影响因素分析[J]. 经济林研究, 2012, 30 (02): 78-82.
[159]王瑞, 陈永忠, 王湘南, 陈隆升, 彭邵锋, 马力. 不同外植体及植物激素对油茶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[J]. 中国农学通报, 2012, 28 (19): 29-32.
[160]王磊, 陈永忠, 王承南, 王瑞, 陈隆升, 王金路. 生态栽培对油茶生长发育及环境影响研究进展[J]. 湖南林业科技, 2012, 39 (03): 61-63+68.
[161]蔡苗, 彭方仁, 陈隆升, 陈永忠. 油茶联合固氮菌的适宜培养条件及回接效应[J]. 林业科技开发, 2012, 26 (03): 57-61.
[162]王小艺, 曹一博, 张凌云, 陈永忠. 油茶生长发育过程中脂肪酸成分的测定分析[J]. 中国农学通报, 2012, 28 (13): 76-80.
[163]王湘南, 陈永忠, 王瑞, 朱朝阳, 彭邵锋, 陈隆升, 马力. 油茶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研究[J].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, 2012, 32 (03): 17-22.
[164]杨正华, 陈永忠, 周小平, 程汝青. 云南省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建议[J]. 林业调查规划, 2012, 37 (02): 69-72.
[165]杨雪清, 钟海雁, 陈永忠, 王建龙, 马希兰. 油茶粕存放时间长短与杀福寿螺防效关系[J]. 农药科学与管理, 2012, 33 (03): 50-52.
[166]马力, 陈永忠, 彭邵锋, 陈隆升, 王湘南, 王瑞, 唐炜. 油茶枯饼生产蛋白饲料发酵工艺条件的研究[J]. 农产品加工(学刊), 2012, (02): 9-10+14.
[167]彭邵锋, 王瑞, 陈永忠, 王湘南, 杨小胡, 王玉娟, 杨杨. 油茶无性系果实生长期光合特性研究[J]. 西北林学院学报, 2012, 27 (01): 28-34.
[168]罗健, 颜子仪, 陈永忠, 彭邵锋, 王瑞, 陈隆升. 我国油茶良种繁育方法研究进展[J]. 湖南林业科技, 2011, 38 (06): 79-81.
[169]陈永忠, 陈隆升, 孙建一, 罗建, 彭邵锋, 王瑞. 油茶修剪技术[J]. 湖南林业科技, 2011, 38 (06): 91-94.
[170]陈隆升, 陈永忠, 王瑞, 马力, 彭邵锋, 王湘南, 唐炜. 磷胁迫对不同油茶优良无性系Apase活性的影响[J]. 中国农学通报, 2011, 27 (31): 58-63.
[171]彭邵锋, 陈永忠, 王瑞, 陈隆升, 王湘南, 马力. 油茶芽苗砧嫁接容器育苗技术[J]. 林业科技开发, 2011, 25 (06): 86-89.
[172]蔡苗, 彭方仁, 陈隆升, 陈永忠. 油茶根际高效联合固氮菌的初步鉴定[J]. 林业科技开发, 2011, 25 (05): 62-64.
[173]陈永忠, 王玉娟, 王湘南, 王瑞, 彭邵锋, 杨小胡, 马力, 杨杨. 间种对油茶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及幼林生长量的影响[J].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 2011, 35 (05): 117-120.
[174]吴莺莺, 彭方仁, 郝明灼, 陈隆升, 陈永忠. 油茶SRAP-PCR反应体系的建立[J].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 2011, 35 (05): 112-116.
[175]蔡苗, 彭方仁, 陈隆升, 陈永忠. 不同油茶林分联合固氮菌的分离及固氮效能分析[J].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版), 2011, 35 (05): 121-124.
[176]陈永忠, 王德斌, 刘欲晓, 彭邵锋, 粟粒果, 陈隆升. 油茶雄性不育优良无性系选育研究[J].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, 2011, 31 (09): 1-6.
[177]王湘南, 蒋丽娟, 陈永忠, 王瑞, 彭邵锋, 陈隆升, 马力. 油茶花芽分化的形态解剖学特征观测[J].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, 2011, 31 (08): 22-27.
[178]马力, 陈永忠, 彭邵锋, 陈隆升, 王湘南, 王瑞, 唐炜. 发酵油茶枯饼生产蛋白饲料的混合菌种的筛选[J]. 中国农学通报, 2011, 27 (16): 57-60.
[179]赵建平, 吴立潮, 陈永忠, 李福初, 秦洁. 活性硒元对油茶林土壤化学性质影响的初步研究[J].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, 2011, 31 (06): 75-81.
[180]王瑞, 陈永忠. 油茶高光效育种及其栽培技术探讨[J]. 林业科技开发, 2011, 25 (03): 1-4.
[181]马力, 陈永忠, 陈隆升. 膳食纤维的提取及其功能特性分析[J]. 农产品加工(学刊), 2011, (05): 15-18.
[182]王瑞, 陈永忠. 湖南省油茶产业标准化建设展望[J]. 湖南林业科技, 2011, 38 (02): 59-61.
[183]彭邵锋, 陈永忠, 马力, 王湘南, 王瑞, 陈隆升, 陆佳. 油茶良种枝梢生长特性研究[J]. 林业科技开发, 2011, 25 (02): 24-28.
[184]王瑞, 陈永忠, 王玉娟, 彭邵锋, 王湘南, 马力, 陈隆升. 油茶林地不同间种处理土壤养分及生长量的主成分分析[J]. 中国农学通报, 2011, 27 (04): 30-35.
[185]陈隆升, 陈永忠, 马力. 油茶配方施肥技术研究进展[J]. 林业科技开发, 2011, 25 (01): 6-10.
[186]彭邵锋, 张党权, 陈永忠, 宋志丹, 韩欣, 章怀云. 14个油茶良种遗传多样性的SRAP分析[J].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, 2011, 31 (01): 80-85.
[187]彭邵锋, 陈永忠, 陈隆升, 陆佳. 油茶SAD基因原核表达载体构建[J]. 中国农学通报, 2010, 26 (24): 133-136.
[188]彭邵锋, 陈永忠, 王湘南, 王瑞, 马力, 陈隆升. 油茶育种研究进展与发展策略[J]. 湖南林业科技, 2010, 37 (06): 32-38.
[189]马力, 陈永忠, 陈隆升. 茶油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分析[J]. 农产品加工(学刊), 2010, (11): 11-13.
[190]陈隆升, 陈永忠, 彭邵锋, 马力, 王瑞, 王湘南. 油茶对低磷胁迫的生理生化效应研究[J]. 林业科学研究, 2010, 23 (05): 782-786.
[191]马力, 陈永忠, 彭邵锋. 油茶芽苗砧嫁接育苗技术[J]. 农业科技通讯, 2010, (09): 171-172.
[192]马力, 陈永忠, 彭邵锋, 陈隆升, 王湘南, 王瑞, 彭争光. 蛋白饲料用油茶枯饼脱毒及发酵培养基初筛[J]. 中国农学通报, 2010, 26 (15): 15-18.
[193]王玉娟, 陈永忠, 王瑞, 王湘南, 何小三, 彭邵锋, 杨小胡. 覆草间种对油茶林土壤养分及生长量影响的主成分分析[J].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, 2010, 30 (06): 43-49.
[194]王瑞, 陈永忠, 王湘南, 彭邵锋, 杨小胡, 王玉娟, 杨杨. 油茶无性系新梢生长期光合特性的研究[J]. 林业科学研究, 2010, 23 (03): 405-410.
[195]陈永忠, 王瑞, 王湘南, 彭邵锋, 杨小胡, 王玉娟, 杨杨. 油茶无性系果实成熟期光合特性的研究[J]. 经济林研究, 2010, 28 (02): 1-6.
[196]杨杨, 陈永忠, 王瑞, 彭邵锋, 王湘南, 陈隆升, 马力. 油茶遗传变异特性研究进展[J]. 湖南林业科技, 2010, 37 (03): 19-23.
[197]陈隆升, 陈永忠, 彭邵锋. 油茶光合特性研究进展与高光效育种前景[J]. 湖南林业科技, 2010, 37 (03): 33-39.
[198]王湘南, 陈永忠, 蒋丽娟, 刘志玲, 彭邵锋, 王瑞, 马力, 杨小胡. 油茶优良无性系花粉形态结构的扫描电镜观测[J].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, 2010, 30 (05): 67-71+90.
[199]马力, 陈永忠. 油茶枯饼抑螺的可行性分析[J].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, 2010, (05): 63-66.
[200]王瑞, 陈永忠, 王湘南, 彭邵锋, 杨小胡, 王玉娟, 杨杨. 不同产量类型油茶无性系光合特性的研究Ⅳ—花期[J].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, 2010, 30 (04): 85-90+100.
[201]王玉娟, 陈永忠, 何小三. 秸秆覆盖对林地土壤肥力及树体生长的影响[J]. 江西林业科技, 2010, (01): 49-52.
[202]陈隆升, 陈永忠, 彭邵锋, 马力, 王湘南, 王瑞. 不同间作模式对油茶幼林生长的影响[J]. 湖南林业科技, 2010, 37 (01): 10-11+16.
[203]王瑞, 陈永忠, 王湘南, 彭邵锋, 杨小胡, 王玉娟, 陈隆升. 油茶优良无性系光合作用的日变化[J]. 中国农学通报, 2009, 25 (24): 236-239.
[204]陈永忠, 陈隆升. 油茶产业的潜力、活力、动力[J]. 经济, 2009, (10): 63-65.
[205]王瑞, 陈永忠, 王湘南, 彭邵锋, 杨小胡, 王玉娟, 杨杨. 油茶优良无性系光合特性的影响因子——叶龄、叶位[J]. 中国农学通报, 2009, 25 (17): 113-118.
[206]马力, 陈永忠. 氯化锌法制备油茶籽壳活性炭的研究[J]. 粮食与食品工业, 2009, 16 (03): 19-21.
[207]王瑞, 陈永忠, 王湘南, 彭邵锋, 杨小胡, 王玉娟, 杨杨. 油茶优良无性系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研究[J]. 经济林研究, 2009, 27 (02): 35-39.
[208]王玉娟, 陈永忠, 王湘南, 王瑞, 彭邵锋, 杨小胡, 杨杨. 稻草覆盖对油茶幼林林地土壤温度及新梢的影响[J]. 经济林研究, 2009, 27 (02): 49-52.
[209]马力, 陈永忠. 化妆品用茶籽油的分析检测[J]. 粮油加工, 2009, (05): 53-55.
[210]马力, 陈永忠. 茶油的功能特性分析[J]. 中国农学通报, 2009, 25 (08): 82-84.
[211]王瑞, 陈永忠. 油茶林培育研究进展[J]. 湖南林业科技, 2009, 36 (02): 67-70.
[212]彭邵锋, 陈永忠, 陆佳, 杨小胡, 王湘南. 不同育苗基质对油茶良种容器苗生长的影响[J].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, 2009, 29 (01): 25-31.
[213]马力, 陈永忠. 化妆品用茶籽油脱色工艺研究[J]. 湖南林业科技, 2008, 35 (06): 47-49+53.
[214]彭邵锋, 陈永忠. 油茶冻害及其防治措施[J]. 中国农学通报, 2008, 24 (12): 184-188.
[215]肖志红, 李昌珠, 陈永忠, 刘汝宽. 核磁共振法测油茶籽含油率的研究[J]. 粮油加工, 2008, (10): 55-56.
[216]杨小胡, 陈永忠, 彭邵锋, 王湘南. 油茶杂交组合的灰色关联度分析[J]. 经济林研究, 2008, (03): 1-7.
[217]陈永忠, 王德斌, 彭邵锋, 王湘南, 杨小胡, 李党训, 黄展鹏. 油茶优良杂交组合选育研究[J].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, 2008, (04): 27-35.
[218]王保明, 陈永忠, 谭晓风, 彭邵锋, 石明旺. 应用ISSR分析油茶无性系的遗传多样性[J].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, 2008, (06): 19-23+36.
[219]王玉娟, 陈永忠. 农作物及果园地面覆盖研究综述[J]. 经济林研究, 2008, (02): 131-134.
[220]龙忠于, 王玉娟, 陈永忠, 张仁, 杨小胡, 伍利奇. 江西省油茶产业发展综述[J]. 湖南林业科技, 2008, (03): 56-57.
[221]王湘南, 陈永忠, 伍利奇, 刘汝宽, 杨小胡, 王瑞, 喻科武. 油茶种子含油率和脂肪酸组成研究[J].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, 2008, (03): 11-17.
[222]王湘南, 陈永忠, 彭邵锋, 杨小胡. 5个油茶良种[J]. 林业科学, 2008, (04): 173-174.
[223]杨小胡, 陈永忠, 彭邵锋, 王湘南. 灰色关联度分析在油茶无性系综合评价中的应用[J]. 中国农学通报, 2008, (03): 152-158.
[224]彭邵锋, 陈永忠, 张日清, 李党训, 陆佳. 油茶优良无性系花粉形态和生活力研究初报[J]. 中国农学通报, 2007, (11): 179-183.
[225]陈永忠, 彭邵锋, 王湘南, 杨小胡, 贺军辉, 王德斌. 油茶高产栽培系列技术研究——配方施肥试验[J]. 林业科学研究, 2007, (05): 650-655.
[226]彭邵锋, 陈永忠, 张日清, 杨小胡, 王湘南, 陆佳. 油茶果形果色分类及经济性状[J].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, 2007, (05): 33-39.
[227]刘跃进, 欧日明, 陈永忠. 我国油茶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[J]. 林业科技开发, 2007, (04): 1-4.
[228]陈永忠, 杨小胡, 徐林初, 马锦林, 彭邵锋, 王湘南, 王德斌. 油茶新造幼林挂果特性及其产量测定[J]. 经济林研究, 2007, (02): 1-4.
[229]陈永忠, 杨小胡, 王湘南, 彭邵锋, 贺军辉, 王德斌. 油茶树体培育修剪试验[J]. 经济林研究, 2007, (02): 39-41.
[230]王瑞, 陈永忠, 王湘南, 李靖, 何高峰. 经济林光合作用光抑制的研究进展[J]. 经济林研究, 2007, (02): 71-77.
[231]王瑞, 陈永忠, 杨小胡, 何高峰, 李靖. 油茶光合作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进展[J]. 经济林研究, 2007, (02): 78-83.
[232]王湘南, 陈永忠, 郭起荣, 彭邵锋, 杨小胡. 油茶及其近缘种种质资源收集与保存利用[J]. 湖南林业科技, 2007, (02): 16-18.
[233]陈永忠, 王湘南, 彭邵锋, 杨小胡, 贺军辉, 王德斌.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油茶果实含油率的影响[J].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, 2007, (01): 25-29.
[234]陈永忠, 彭邵锋, 王湘南, 杨小胡, 王德斌, 庞文胜, 陈照亮. 油茶幼林结实与果枝特性研究[J]. 湖南林业科技, 2006, (06): 5-8.
[235]王瑞, 陈永忠. 油茶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研究进展[J]. 湖南林业科技, 2006, (05): 63-66.
[236]陈永忠, 彭邵锋, 王湘南, 杨小胡, 李党训, 王德斌. 油茶子代林群体产量性状的研究[J]. 中南林学院学报, 2006, (05): 8-14.
[237]王湘南, 陈永忠. 油料冷榨及在油茶加工中的应用前景[J]. 湖南林业科技, 2006, (03): 93-94.
[238]陈永忠. 油茶新造林丰产栽培技术[J]. 林业科技开发, 2006, (03): 69-71.
[239]吴际友, 陈永忠, 李书明, 毛洗荣, 庞文胜. 油茶在平江县退耕还林项目中的应用与成效分析[J]. 湖南林业科技, 2006, (02): 33-35.
[240]黄永芳, 陈锡沐, 庄雪影, 雷治国, 陈永忠, 彭邵峰. 油茶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[J]. 林业科学, 2006, (04): 38-43.
[241]陈永忠, 肖志红, 彭邵锋, 杨小胡, 李党训, 王湘南, 段玮. 油茶果实生长特性和油脂含量变化的研究[J]. 林业科学研究, 2006, (01): 9-14.
[242]黄永芳,吴雪辉,陈锡沐,雷治国,陈永忠,彭邵峰. 引物对油茶种质资源聚类分析结果的影响[J]. 河南农业科学, 2005, (10): 37-41.
[243]陈永忠,王湘南. 油茶生物技术育种研究前景展望[J]. 湖南林业科技, 2005, (04): 5-7.
[244]陈永忠,张智俊,谭晓风. 油茶优良无性系的RAPD分子鉴别[J]. 中南林学院学报, 2005, (04): 40-45.
[245]陈永忠,杨小胡,彭邵锋,李党训,王湘南,段玮. 我国油茶良种选育研究现状及发展策略[J]. 林业科技开发, 2005, (04): 1-4.
[246]李党训,李昌珠,陈永忠,李培旺,张良波. 植物燃料油原料树种光皮树繁殖技术的研究[J]. 林业科技开发, 2005, (03): 33-35.
[247]肖志红,陈永忠. 油茶加工利用研究综述[J]. 林业科技开发, 2005, (02): 10-13.
[248]谭晓风,陈永忠. 油茶分子育种的重点和策略[J]. 湖南林业科技, 2004, (06): 13-14.
[249]黄永芳,陈锡沐,雷治国,陈永忠,彭邵峰. 油茶种质资源RAPD分析I.DNA提取和PCR扩增条件建立[J]. 河南农业科学, 2004, (12): 22-25.
[250]陈永忠,王德斌,彭邵锋,李党训,黄展鹏,庞文胜,粟粒果,刘欲晓. 油茶“XL”系列优良无性系和优良家系的选育[J]. 林业科技开发, 2004, (05): 17-20.
[251]李党训,李昌珠,李培旺,陈永忠,彭邵锋. 五个蓖麻品种在湖南丘陵旱地引种栽培试验[J]. 湖南林业科技, 2004, (04): 41-42+45.
[252]毕方铖,谭晓风,张智俊,陈永忠,杨伟. 油茶离体培养诱导再生植株的研究[J]. 经济林研究, 2004, (02): 5-9.
[253]陈永忠,谭晓风,David Clapham. 木质素生物合成及其基因调控研究综述[J].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(自然科学), 2003, (04): 613-617.
[254]陈永忠,谭晓风,David Clapham. 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应用前景[J]. 中南林学院学报, 2003, (04): 100-105.
[255]张智俊,谭晓风,陈永忠. 同时提取油茶中DNA和RNA的简便方法[J]. 生物技术, 2003, (03): 23-24.
[256]张智俊,谭晓风,陈永忠. 油茶总RNA及mRNA的分离与纯化[J]. 中南林学院学报, 2003, (02): 76-78.
[257]陈永忠,王德斌,刘欲晓. 湖南油茶产业发展机遇与对策[J]. 湖南林业科技, 2002, (04): 50-52.
[258]陈永忠,谭晓风,王德斌,胡东兵. 林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[J]. 湖南林业科技, 2002, (03): 17-20.
[259]陈永忠,王德斌. 湖南省油茶良种选育及推广应用概况[J]. 湖南林业科技, 2001, (03): 23-27.
[260]王德斌,陈永忠. 油茶无性繁殖技术[J]. 湖南林业科技, 1999, (01): 57-60.
[261]王问学,莫建华,陈永忠,王世忠,滕纭菲. 松毛虫三种卵寄生蜂功能反应初步研究[J]. 森林病虫通讯, 1986, (02): 23-25.
发表会议论文:
[1]杨正华,陈永忠,陈隆升. 云南高原地区油茶产业培育与发展[C]. 第二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暨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论坛论文集.2012:192-195.
[2]陈隆升,陈永忠,马力. 油茶配方施肥技术研究进展[C].第九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.2010:49.
[3]王瑞,陈永忠,王玉娟. 油茶林地不同间种处理土壤养分及生长量的主成分分析[C]..第九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.2010:141.
[4]陈永忠,彭邵锋. 探索新模式、以科技促进油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[C].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——S9 木本粮油产业化论文集.2009:30-36.
[5]杨杨,陈永忠. 油茶遗传变异特性研究进展[C]. 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——S9 木本粮油产业化论文集.2009:64-74.
[6]王瑞,陈永忠. 试论油茶高光效育种的前景[C]. 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——S9 木本粮油产业化论文集.2009:75-81.
[7]王湘南,陈永忠,蒋丽娟,刘志玲,彭邵锋,王瑞,马力,杨小胡. 油茶优良无性系花粉形态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[C]. 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——S9 木本粮油产业化论文集.2009:231-240.
[8]陈隆升,彭方仁,陈永忠. 不同种源黄连木种子品质的地理变异分析[C]. 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——S9 木本粮油产业化论文集.2009:337-345.
[9]王玉娟,陈永忠,何小三. 间种对林地土壤理化性质及树体生长的影响[C].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——S9 木本粮油产业化论文集.2009:443-449.
[10]马力,陈永忠. 油茶籽壳中高活性膳食纤维提取工艺研究[C]. 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——S9 木本粮油产业化论文集.2009:550-558.
[11]陈永忠,王德斌. 湖南省油茶良种选育及推广应用的现状与趋势[C]. 持续发展,再创辉煌——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分会第五届年会文集.2002:44.
报纸文章:
1 油茶果进入收获季,采收有方法 陈永忠 湖南科技报 2018-10-09
2 油茶怎样应对夏季干旱? 陈永忠 湖南科技报 2018-05-08
3 油茶常见病虫害防治 陈永忠 湖南科技报 2015-01-20
4 油茶早实丰产栽培 陈永忠 湖南科技报 2015-01-20
5 油茶冻害的防御措施(下) 陈永忠 湖南科技报 2013-01-08
6 油茶冻害的防御措施(中) 陈永忠 湖南科技报 2013-01-01
发明专利:

发明公开:
[1]蒋友如, 陈永忠, 尹立新, 何之龙, 曹明月, 王瑞, 田冰川, 王湘南, 唐顺学. 一种油茶SNP分子标记组合及其应用[P]. 湖南省: CN119242841A, 2025-01-03.
[2]刘彩霞, 陈隆升, 许彦明, 陈永忠, 唐炜, 龙玲, 彭映赫. 一种油茶抗旱保果剂及提高油茶抗旱能力和减少落果裂果的方法[P]. 湖南省: CN118633616A, 2024-09-13.
[3]叶昌荣, 何之龙, 李为国, 王爱, 刘志贤, 贾高峰, 陈永忠, 田冰川, 纪绍勤, 辛盛, 王雯雯. 一种与油茶果实大小和重量相关的SNP分子标记及应用[P]. 湖南省: CN118374632A, 2024-07-23.
[4]王瑞, 何之龙, 陈永忠, 王湘南, 张震, 陈隆升, 张英, 刘彩霞, 许彦明, 马力. 一种基于表型和分子标记的“湘林”油茶品种鉴别方法[P]. 湖南省: CN118127205A, 2024-06-04.
[5]张英, 何之龙, 寻成峰, 王湘南, 王瑞, 陈永忠. 一种油茶倍性检测方法[P]. 湖南省: CN118067698A, 2024-05-24.
[6]陈永忠, 王瑞, 何之龙, 张英, 张震, 寻成峰, 王湘南. 一种与油茶抗炭疽病指数相关的SN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[P]. 湖南省: CN117987584A, 2024-05-07.
[7]王瑞, 王湘南, 何之龙, 陈永忠, 寻成峰, 张震, 张英. 一种与油茶种仁含油率相关的SN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[P]. 湖南省: CN117821644A, 2024-04-05.
[8]何之龙, 张英, 张震, 寻成峰, 王湘南, 王瑞, 陈永忠. 一种与油茶亚油酸含量相关的SNP分子标记及其应用[P]. 湖南省: CN117821643A, 2024-04-05.
[9]吴友杰, 胡德勇, 陈永忠, 蒋亭亭, 刘鑫. 一种应用于低山丘陵地区的节能高效灌溉系统[P]. 湖南省: CN117480900A, 2024-02-02.
[10]刘彩霞, 许彦明, 陈隆升, 陈永忠, 唐炜, 张英. 一种用于油茶育苗的苗床[P]. 湖南省: CN117136769A, 2023-12-01.
[11]刘彩霞, 许彦明, 陈隆升, 唐炜, 陈永忠, 张英. 一种用于油茶管理的间断式开沟施肥装置[P]. 湖南省: CN117044470A, 2023-11-14.
[12]刘彩霞, 陈永忠, 陈隆升, 许彦明, 唐炜, 龙玲. 一种用于油茶种植的水肥一体化施喷设备[P]. 湖南省: CN117044473A, 2023-11-14.
[13]刘彩霞, 许彦明, 陈隆升, 马力, 陈永忠, 唐炜. 一种油茶用落果收集装置[P]. 湖南省: CN116616043A, 2023-08-22.
[14]马力, 周琨博, 康地, 高晶, 邓森文, 李志钢, 张震, 许彦明, 龚树康, 陈隆升, 陈永忠, 胡家玮. 一种油茶果壳籽分选机构[P]. 湖南省: CN115365112A, 2022-11-22.
[15]马力, 李志钢, 许彦明, 张震, 周琨博, 康地, 高晶, 邓森文, 龚树康, 陈永忠, 陈隆升, 胡家玮. 一种油茶籽声波水雾清洗机[P]. 湖南省: CN115318748A, 2022-11-11.
[16]马力, 康地, 周琨博, 李志钢, 邓森文, 高晶, 张震, 许彦明, 龚树康, 陈永忠, 陈隆升, 胡家玮. 一种油茶蒲籽分离装置[P]. 湖南省: CN115226905A, 2022-10-25.
[17]朱咏华, 崔坤鹏, 徐婷, 陈佳伟, 陈永忠, 王瑞, 王湘南. 具有溶解难溶性磷和促生长功能的油茶内生放线菌及其应用[P]. 湖南省: CN114921362A, 2022-08-19.
[18]徐婷, 陈永忠, 崔坤鹏, 朱咏华, 彭映赫, 张震, 何之龙, 刘彩霞, 张英. 促进溶解磷酸铁的油茶内生放线菌及其应用[P]. 湖南省: CN114908014A, 2022-08-16.
[19]高晶, 马力, 李志钢, 陈永忠. 一种以茶粕为原料制备复合茶皂素清塘剂的方法[P]. 湖南省: CN114097789A, 2022-03-01.
[20]刘彩霞, 徐婷, 王瑞, 陈隆升, 何之龙, 唐炜, 陈永忠. 一株伯克霍尔德氏菌菌株及其应用[P]. 湖南省: CN113549573A, 2021-10-26.
[21]彭映赫, 陈隆升, 陈永忠, 王瑞, 马力, 李志钢, 张震, 许彦明. 一种油茶幼林专用复合肥及其制备方法[P]. 湖南省: CN112457112A, 2021-03-09.
[22]王湘南, 陈永忠, 张震, 陈柏林, 何之龙, 王瑞, 马力, 陈隆升, 唐炜. 一种透明包埋油茶果标本的制作方法[P]. 湖南省: CN110637811A, 2020-01-03.
[23]陈永忠, 王湘南, 陈隆升, 许彦明, 王瑞, 彭邵锋, 李志钢, 彭映赫. 一种透明包埋制作油茶-山茶枝叶的标本制作方法[P]. 湖南省: CN110583631A, 2019-12-20.
[24]王湘南, 陈永忠, 王瑞, 彭邵锋, 杨诗嘉, 刘彩霞, 张震, 许彦明. 一种透明包埋制作山茶花的标本制作方法[P]. 湖南省: CN110447638A, 2019-11-15.
[25]彭邵锋, 吴红, 邬荣领, 陈永忠, 张震, 陆佳, 梁丹, 马力, 陈隆升, 李美群, 王瑞, 王湘南, 李志钢, 彭映赫, 许彦明, 唐炜. 一种微量油茶种仁油脂含量和脂肪酸同时测定的方法[P]. 北京市: CN109283278A, 2019-01-29.
[26]王瑞, 陈永忠, 陈隆升, 王湘南, 张震, 唐炜, 许彦明, 彭邵锋, 马力, 彭映赫, 李志钢, 李美群. 促进油茶苗木生根的生根剂及其生根方法[P]. 湖南: CN108402082A, 2018-08-17.
[27]许彦明, 王瑞, 陈刚, 饶培元, 陈永忠, 向辉, 王湘南, 陈隆升, 彭邵锋, 张震, 马力. 一种茶花的嫁接方法[P]. 湖南: CN108124619A, 2018-06-08.
[28]许彦明, 王瑞, 陈刚, 饶培元, 陈永忠, 向辉, 王湘南, 陈隆升, 彭邵锋, 张震, 马力. 茶花砧木基质土及其栽种方法[P]. 湖南: CN108124721A, 2018-06-08.
[29]王瑞, 陈永忠, 陈隆升, 唐炜, 许彦明, 王湘南, 彭邵锋, 张震, 彭映赫, 李志钢, 马力, 李美群. 一种油茶幼林同时套种黑花生、油菜的种植方法[P]. 湖南: CN108029420A, 2018-05-15.
[30]马力, 刘佳佳, 陈永忠, 李美群, 彭邵锋, 王湘南, 李志钢, 陈隆升, 王瑞, 唐炜, 许彦明, 彭映赫, 张震. 一种以 1,3#丁二醇为溶剂从油茶茶籽皮中提取抗氧化成分的方法[P]. 湖南: CN107737036A, 2018-02-27.
[31]许彦明, 王瑞, 陈刚, 陈隆升, 陈永忠, 向辉, 王湘南. 茶花盆景的制作方法[P]. 湖南: CN107409701A, 2017-12-01.
[32]陈隆升, 唐炜, 王瑞, 陈永忠, 彭映赫, 王湘南, 张震, 许彦明, 彭邵锋, 罗佳. 一种油茶新造林土壤保水保肥方法[P]. 湖南: CN107318296A, 2017-11-07.
[33]杨晨, 刘佳佳, 马力, 陈永忠, 何广文, 康文术, 刘文豪, 彭邵锋. 油茶籽皮中抗氧化成分提取物及其提取方法和应用[P]. 湖南: CN107198668A, 2017-09-26.
[34]彭邵锋, 陆佳, 许彦明, 马力, 李美群, 王瑞, 李志钢, 陈永忠, 王湘南, 陈隆升, 罗健. 一种用于修复山茶属植物树洞的复合材料和修复方法[P]. 湖南: CN106900396A, 2017-06-30.
[35]许彦明, 彭邵锋, 陈刚, 向辉, 陈永忠, 王湘南, 陈隆升. 一种油茶大树裸根的室内盆栽方法[P]. 湖南: CN106665265A, 2017-05-17.
[36]陈永忠, 陈刚, 马力, 吴昌建, 张震, 唐炜, 许彦明. 一种油茶根段嫁接茶花的方法[P]. 湖南: CN106613379A, 2017-05-10.
[37]周波, 马力, 陈永忠, 彭邵锋, 陈家法, 钟海雁, 蒋海明, 张燕, 曾文立, 廖晨曦. 一种可抗菌和抗氧化的食品保鲜膜的制备方法[P]. 湖南: CN105111510A, 2015-12-02.
[38]马力, 陈永忠, 彭邵锋, 王湘南, 陈隆升, 杨小胡, 王瑞, 唐炜, 罗健, 彭映赫, 王保明. 一种生物酶酿造油茶酒的方法[P]. 湖南: CN103981054A, 2014-08-13.
[39]陈永忠, 刘琦, 晁燕, 杨迪军, 刘昌华, 丁定安. 便携式油茶果采摘机[P]. 湖南: CN102972155A, 2013-03-20.
[40]刘琦, 陈永忠, 晁燕, 丁定安, 张喜雨, 张奎. 油茶籽油精制过程木质活性炭添加装置[P]. 湖南: CN102965194A, 2013-03-13.
[41]陈永忠, 王瑞, 陈隆升, 王湘南, 彭邵锋, 罗健, 马力, 杨小胡, 唐炜, 王金路, 王磊. 一种油茶无性系组培外植体脱毒方法[P]. 湖南: CN102696482A, 2012-10-03.
[42]陈永忠, 王晓明, 王瑞, 李永欣, 王湘南, 彭邵锋, 王玉娟, 蔡能, 曾慧杰, 马力, 杨小胡, 陈隆升. 一种油茶无性系组培苗高效生根方法[P]. 湖南: CN102007867A, 2011-04-13.
[43]陈永忠, 李永欣, 王瑞, 王晓明, 王玉娟, 曾慧杰, 王湘南, 蔡能, 彭邵锋, 杨小胡. 一种油茶无性系组培快繁方法[P]. 湖南: CN101530063, 2009-09-16.
[44]张新生, 王德斌, 谭利娟, 陈永忠. 用正丁醇从茶枯饼中提取茶皂素的工艺[P]. 湖南: CN1263100, 2000-08-16.
发明授权:
[1]朱咏华, 崔坤鹏, 徐婷, 陈佳伟, 陈永忠, 王瑞, 王湘南. 具有溶解难溶性磷和促生长功能的油茶内生放线菌及其应用[P]. 湖南省: CN114921362B, 2023-07-25.
[2]朱咏华, 崔坤鹏, 徐婷, 杨海余, 刘选明, 陈永忠, 陈隆升, 唐炜. 具有土壤改良功能的油茶内生放线菌及其应用[P]. 湖南省: CN114752538B, 2023-07-21.
[3]马力, 李志钢, 许彦明, 张震, 周琨博, 康地, 高晶, 邓森文, 龚树康, 陈永忠, 陈隆升, 胡家玮. 一种油茶籽声波水雾清洗机[P]. 湖南省: CN115318748B, 2023-07-14.
[4]徐婷, 陈永忠, 崔坤鹏, 朱咏华, 彭映赫, 张震, 何之龙, 刘彩霞, 张英. 促进溶解磷酸铁的油茶内生放线菌及其应用[P]. 湖南省: CN114908014B, 2023-07-11.
[5]马力, 康地, 周琨博, 李志钢, 邓森文, 高晶, 张震, 许彦明, 龚树康, 陈永忠, 陈隆升, 胡家玮. 一种油茶蒲籽分离装置[P]. 湖南省: CN115226905B, 2023-06-16.
[6]刘彩霞, 徐婷, 王瑞, 陈隆升, 何之龙, 唐炜, 陈永忠. 一株伯克霍尔德氏菌菌株及其应用[P]. 湖南省: CN113549573B, 2022-05-17.
[7]彭邵锋, 吴红, 邬荣领, 陈永忠, 张震, 陆佳, 梁丹, 马力, 陈隆升, 李美群, 王瑞, 王湘南, 李志钢, 彭映赫, 许彦明, 唐炜. 一种微量油茶种仁油脂含量和脂肪酸同时测定的方法[P]. 北京市: CN109283278B, 2021-10-01.
[8]王瑞, 陈永忠, 陈隆升, 王湘南, 张震, 唐炜, 许彦明, 彭邵锋, 马力, 彭映赫, 李志钢, 李美群. 促进油茶苗木生根的生根剂及其生根方法[P]. 湖南省: CN108402082B, 2021-07-06.
[9]马力, 刘佳佳, 陈永忠, 李美群, 彭邵锋, 王湘南, 李志钢, 陈隆升, 王瑞, 唐炜, 许彦明, 彭映赫, 张震. 一种以1,3-丁二醇为溶剂从油茶茶籽皮中提取抗氧化成分的方法[P]. 湖南省: CN107737036B, 2021-06-08.
[10]杨晨, 刘佳佳, 马力, 陈永忠, 何广文, 康文术, 刘文豪, 彭邵锋. 油茶籽皮中抗氧化成分提取物及其提取方法和应用[P]. 湖南省: CN107198668B, 2020-10-23.
[11]彭邵锋, 陆佳, 许彦明, 马力, 李美群, 王瑞, 李志钢, 陈永忠, 王湘南, 陈隆升, 罗健. 一种用于修复山茶属植物树洞的复合材料和修复方法[P]. 湖南省: CN106900396B, 2018-04-24.
[12]周波, 马力, 陈永忠, 彭邵锋, 陈家法, 钟海雁, 蒋海明, 张燕, 曾文立, 廖晨曦. 一种可抗菌和抗氧化的食品保鲜膜的制备方法[P]. 湖南省: CN105111510B, 2017-06-30.
[13]马力, 陈永忠, 彭邵锋, 王湘南, 陈隆升, 杨小胡, 王瑞, 唐炜, 罗健, 彭映赫, 王保明. 一种生物酶酿造油茶酒的方法[P]. 湖南省: CN103981054B, 2015-11-25.
[14]陈永忠, 刘琦, 晁燕, 杨迪军, 刘昌华, 丁定安. 便携式油茶果采摘机[P]. 湖南省: CN102972155B, 2015-09-09.
[15]刘琦, 陈永忠, 晁燕, 丁定安, 张喜雨, 张奎. 油茶籽油精制过程木质活性炭添加装置[P]. 湖南省: CN102965194B, 2013-11-27.
[16]陈永忠, 王瑞, 陈隆升, 王湘南, 彭邵锋, 罗健, 马力, 杨小胡, 唐炜, 王金路, 王磊. 一种油茶无性系组培外植体脱毒方法[P]. 湖南省: CN102696482B, 2013-06-12.
[17]陈永忠, 王晓明, 王瑞, 李永欣, 王湘南, 彭邵锋, 王玉娟, 蔡能, 曾慧杰, 马力, 杨小胡, 陈隆升. 一种油茶无性系组培苗生根方法[P]. 湖南省: CN102007867B, 2012-07-25.
[18]陈永忠, 李永欣, 王瑞, 王晓明, 王玉娟, 曾慧杰, 王湘南, 蔡能, 彭邵锋, 杨小胡. 一种油茶无性系组培快繁方法[P]. 湖南省: CN101530063B, 2012-03-28.
[19]张新生, 王德斌, 谭利娟, 陈永忠. 用正丁醇从茶枯饼中提取茶皂素的工艺[P]. 湖南省: CN1109042C, 2003-05-21.
实用新型:
[1]吴友杰, 胡德勇, 陈永忠, 刘鑫, 将亭亭. 一种用于丘陵地区的灌溉系统[P]. 湖南省: CN221576106U, 2024-08-23.
[2]马力, 李志钢, 高晶, 邓森文, 许彦明, 张震, 陈永忠, 陈隆升, 杨小胡, 龙玲, 龚玉子. 一种带有滤渣功能的茶油用接油桶[P]. 湖南省: CN221139503U, 2024-06-14.
[3]高晶, 马力, 李志钢, 李铁军, 印遇龙, 陈永忠. 一种茶油加工过滤装置[P]. 湖南省: CN220609396U, 2024-03-19.
[4]高晶, 马力, 李志钢, 李铁军, 印遇龙, 陈永忠. 一种茶油加工用压榨装置[P]. 湖南省: CN220594167U, 2024-03-15.